《中國經濟信息》梳理2014年度十大能源事件
2014年,中國能源領域大事不斷。時值歲末,本刊對2014年能源領域發生的十大事件按照時間順序進行了梳理,并獨家專訪了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師于鵬,以期從能源角度解讀中國經濟,展望行業發展趨勢。
·階梯氣價實施
2014年3月21日,由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建立階梯氣價制度。該《意見》指出,在居民基本生活用氣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合理引導居民用氣,讓階梯價格制度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在這次調整中,居民用氣將被劃分為三檔,各地都可以依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氣量和氣價。現在,山東、江蘇和上海等地已經開始實施階梯氣價。
·國際能源合作頻繁
2014年3月22日到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了在荷蘭海牙舉辦的核安全峰會。其間,明確了中廣核參股法國電力在英國擬建的核電項目,道達爾與中海油還簽署了LNG項目合作協議。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還在土庫曼斯坦見證了中國與俄、土兩國天然氣合作協議的簽署。
2014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訪歐洲期間多次提出與有關國家加強能源合作,并推薦中國核電走出去。李克強訪問俄羅斯期間,中俄雙方簽署了三十多項能源協議。在訪問意大利期間,中意還簽署了80億歐元的能源合作合同。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臺
2014年3月24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和環保部三部委聯合發布了《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一方案要求,按照“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限期完成”的原則,加強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通過加快重點污染源治理、著力保障清潔能源供應以及推動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等多種措施,降低能源生產和使用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著力保障全國空氣質量的改善。
·習近平提出能源革命五大內涵
2014年6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會議重點研究了我國能源安全戰略。對于如何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習近平提出了五點要求。第一,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第二,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第三,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第四,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第五,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
·我國“華龍一號”三代核電品牌問世
2014年8月21日和22日,由國家核安全局和國家能源局共同牽頭,對我國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產品“華龍一號”總體技術方案進行了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華龍一號”成熟性、安全性和經濟性可滿足三代核電技術要求。這標志著經過近30年的自主研發,“華龍一號”已經具備代表中國核電技術走出去的實力。
·煤電升級改造啟動
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對煤電行業加快升級與改造、提升高效清潔發展水平、全面落實“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戰略方針等工作作出了詳細安排。根據該《計劃》,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力爭下降到62%以內。
·能源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啟動
2014年9月14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已與25家境內外投資者簽署了增資協議,25家投資者以現金共計人民幣1070.94億元認購增資后的銷售公司29.99%的股權。這標志著中國石化的混合經營取得了最實質性進展,開啟了我國能源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河。
·煤炭“費改稅”落地
2014年10月11日,由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聯合出臺的《關于實施煤炭資源稅改革的通知》正式下發,這標志著從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將實施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稅率幅度為2%—10%,同時清理相關收費基金。在具體落實上,“費改稅”后,省級財稅部門可以根據本省具體情況,在上訴幅度內進行適當微調。
·我國頁巖氣開采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2014年10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我國頁巖氣開采核心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可對地下水平井進行分段的“分割器”——橋塞正式實現商用,成了繼美國和加拿大之后,第三個將這一技術實現商業化的國家。
自此,我國已經順利實現了頁巖氣鉆井、測錄井、橋塞等成套壓裂裝備的國產化,徹底擺脫了頁巖氣開采技術上對國外產品的依賴。
·國際油價“跌跌不休”
2014年6月至今,國際油價一直處于持續下滑之中。國內成品油價格自2014年6月30日調價之后,也開始“跌跌不休”,一路下滑。受歐佩克會議上未達成減產協議、沙特宣布下調官方油價以保證市場份額等利空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熊市”仍在持續。
截至12月12收盤時,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下跌至每桶59.98美元。受此影響,國內成品油購銷市場已降至冰點。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請問您對2014年能源行業發展如何評價?對2015年有何預測和展望?
于鵬:2014年國內外油品市場發生了幾個重大的變化,包括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石油行業改革、能源價格定價機制改革等。
低油價所帶來的影響在于:
首先,它將降低能源成本促進經濟發展。其次,低油價將導致通縮。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通縮可以通過貿易傳到全球。第三,低廉油氣促使國內淘汰落后煤電,煤化工實現產業升級。第四,促進新能源產業升級,調整過剩產能。第五,促進稅費調整;定價機制調整。 第六, 我國在油價80美元每桶一線,過早的出手屯油說明,我國要大力發展戰略儲備基地提高儲備能力;另外我國要加強油氣商情人才和研究體系建設。第七,油價大跌考驗我國原有通過對非常規油氣開發實現能源自給政策的決心和后續政策的連貫性。第八,促使我國適當加大對海外廉價能源的進口。
本則新聞不是揚州君昊電氣原創稿件,來源: 《中國經濟信息》
- 上一篇:英大傳媒評出2014年“影響中國十大能源新聞” 2015/1/2
- 下一篇:《經濟參考報》記者點評2014中國能源十大新聞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