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電集團參與電改 成為售電企業呼聲高
五大發電集團參與電改 成為售電企業呼聲高
:“電改”進程逐步推進,五大發電集團國資改革步伐的逐步深入,以國電系為代表的電力集團值得再度引起關注。
自發改委于3月發布電改9號文以來,2015年上半年相繼發布5份配套文件,電改推進持續加速。“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新一輪電改邏輯,將有效推進發電側、售電側市場化,利好“廠網一體”、有配售電經驗的區域電網公司。非電網系參與售電競爭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具備發電價格比較優勢的五大四小發電集團,第二類是地方政府支持的能源平臺,第三類是分布式電源企業。其中最有可能進入售電市場的還是發電企業。
發電企業售電的優勢
一是政策支持。9號文盡管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配售電業務,“多途徑培育市場主體”,但也強調“允許符合條件的發電企業投資和組建售電主體進入售電市場,從事售電業務”。
二是進出門檻。“根據開放售電側市場的要求和各地實際情況,科學界定符合技術、安全、環保、節能和社會責任要求的售電主體條件。明確售電主體的市場準入、退出規則”。近期社會資本紛紛組建的售電公司,只是名義而已,并未取得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或許可,實際不能真正開展售電業務。
三是國際經驗。據專家分析,國際上擁有電源優勢的發電企業組建售電公司是普遍規律,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例如,英國共有20個售電商,其中,前6大電力零售商所占市場份額超過90%,同時也是前6大發電商,且其母公司均為歐洲電力巨頭,如法國電力、意昂集團等。
電網企業可以參與售電嗎?
本次深改路徑“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配售電業務”與五號文“廠網分開,重組發電和電網企業”的表達相比弱化不少。
文中明確“電網企業不再以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價差作為收入來源”,但對配售分開卻只字未提。筆者分析,本次深改基調平穩,旨在改變電力統購統銷,引入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售電主體參與競爭。
而市場主體需要一定時間的培育過程,電網企業由于多年獨大,無論是在人才、技術和市場資源方面都占有絕對優勢,勢必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扮演重要角色。電網企業雖已明確了收入來源,但仍然可以通過集團化運作的方式參與售電競爭。
例如電網企業可進行資產重組升格為電網集團,將輸配電資產組合成為電網公司,原營銷部與節能服務公司重組成立多家售電公司,采用直營或合資的方式參與終端市場競爭。
電改對發電企業有一定的影響
新電改方案還為電力商品的買賣雙方打通了“見面”通道——發電行業歷來和用戶是隔絕的,而發電側和售電側電價和準入的放開打破了這種局面。有分析指出,電改政策的出臺,將開啟全國5.5萬億度售電對應的萬億元級別市場,具備電改先行條件的區域性電力平臺如四川 、云南等地有望受益。
在王強看來,電改的影響對行業將是全方位的。發電企業可以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增強競爭力。電網企業將改變傳統贏利模式,通過重新定位電網功能和電網收益機制更注重效率。允許各類資本進入售電領域和新增配電領域,將給其帶來新的潛在盈利機會。通過競爭機制的建立激發電網企業降本增效,充分保障用戶的權益。而電力用戶用電更加便利,工業和商業電力用戶擁有自主選擇權,增強了市場中的議價能力。
此外,在居民用電方面,雖然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用電繼續執行政府定價,但從長遠看,隨著售電主體的增加選擇性也會不斷增加。
未來售電企業為啥能掙錢?
現在中國的電價結構屬于任性又奇葩的,一來階梯電價與分時電價制度讓用電越多電價越貴,二來交叉補貼的存在讓居民用戶沒有動力去了解電是什么,而作為最優目標客戶的大用戶又享受著直供批發電價,最后的最后,苦的是中小客戶,被迫要負擔一個看不懂的電價。所以,中小客戶最有沖動借力售電公司降低電費成本。
反過來從售電企業角度思考,大用戶必然是“五大四小”發電集團的囊中之物,與其爭搶無意義,而賣電給居民用戶又是公認的賠本賺吆喝,最有價值的掘金地還是在中小客戶,恰好他們又有進行綜合能源管理的本能需求,二者一拍即合。(注:“五大四小”是中國發電行業的主力軍,五大包括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和中電投集團;四小包括華潤電力、國華電力、國投電力和中廣核)
其實我們細看電改9號文也能發現其中端倪,第18條表述:“鼓勵售電主體創新服務,向用戶提供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綜合節能和用能咨詢等增值服務。”個中滋味品出了沒?這是國家在鼓勵你去做能源服務公司呢!售電,不僅僅是賣電,還可以賣服務。
五大發電集團最有希望成為售電企業
其實,媒體每報道一家社會資本設立售電公司,都是對每一位電力業內人士心弦的一次扣動或沖擊!
9號文一頒布,五大發電集團很快意識到,允許發電企業投資售電公司是重大機遇,有利于發售一體,產銷對接,延伸產業鏈,拓展經營發展空間;也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讓大型火電或低成本水電機組多發電,提高綜合效益。況且,目前全國電力市場普遍過剩,大有加劇競爭之勢。
在此形勢下,各大發電集團早就行動起來,除了積極開展新電改方案的研究、密切跟蹤新電改試點動向、共同參與電改配套文件制定外,與社會資本急于設立售電公司不同,相當一部分區域公司和電廠紛紛深入周邊區域,努力挖掘優質大用戶,提前上門溝通交流,建立用戶檔案,儲備用戶資源。
同時,摸清發電機組家底,提高機組可靠性,構建區域一體化營銷體系,開展售電公司業務范圍、運營模式、交易策略等內容研究,籌劃組建售電公司。我們不妨且行且觀察,在不久的將來國家核發的首批售電牌照中,期望五大發電集團與社會資本均有斬獲。
來源:北極星配售電網 串聯諧振廠家 www.2008cx.com 揚州君昊電氣 轉載此文- 上一篇:安徽合肥將建46個美好鄉村集體光伏電站 2015/8/20
- 下一篇:促進能源消費科學化管理 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成果顯現 201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