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環保型核防護材料實現國產化
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環保型核防護材料實現國產化
安全是核電發展的頭等大事,必須絕對保證安全。我國核級涂覆材料制備技術,長期處于國外封鎖狀態,而乏燃料屏蔽材料國內仍處于技術空白。近日,中海油旗下海油發展常州涂料研究院“1.5萬噸/年環保型系列核級防護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正式在江蘇簽約,彌補了我國在該方面技術的不足,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1月9日稱,旗下海油發展常州涂料研究院“1.5萬噸/年環保型系列核級防護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正式在江蘇簽約。項目建成后,可滿足我國核電工業發展對高性能、環保型核電涂覆材料及核廢物處理等技術產品的需求。
海油發展總經理霍健介紹,核電涂覆材料就像日常所用防曬霜,不過它抵御的不是日光曝曬,而是高強度的輻照射線,是核電設施不可或缺的保護層。一直以來,我國核級涂覆材料大多由國外公司壟斷,最新的核電涂覆材料技術以及核廢物處理(乏燃料中子屏蔽)技術也處于被國外技術封鎖狀態。
中國海油常州院2007年承擔國家863項目“水性高性能防輻射涂覆材料的研究”,自主創新設計研制了高效水性乳化劑和固化劑,既能很好地乳化環氧樹脂體系,又能使涂膜性能更加優越;同時對新型防輻射填料進行了復配設計,進一步提高了環保性,最終形成的水性防輻射涂料通過了最高等級的核性能試驗,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海油常州院就開始研究核級涂料,隨著世界核電技術的不斷發展,該院將高分子防輻射原理和鋼結構、混凝土腐蝕機理有機結合,創新地合成耐輻照聚合物,成功開發了核電站核島安全殼內混凝土、鋼結構用系列防護材料。同時開發的核電防護材料采用了水性化、高固體化、無溶劑化等先進技術,節能減排、健康環保,又滿足苛刻的核性能要求,通過了國內外權威部門檢測,達到了我國三代、四代等先進核電站涂層技術要求。
其產品已經在秦山核電站二期、二期擴建、田灣核電站、福清核電站、石島灣高溫氣冷堆、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等多個核電工程應用。
中海油常州院功能涂料研究所譚偉民博士說,目前該院現已形成滿足最新核電站使用要求的系列核級防護涂料,其各項性能試驗均通過了國家權威部門檢驗,可經受核電站60年壽期反應堆內大劑量核輻照。目前,該項目僅核電涂料就取得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參與制定國家能源局核電行業標準1套6項。
目前,中海油常州涂料研究院已經成為國內唯一擁有核電防護材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企業,不僅打破了“先進核級涂覆材料制備技術”國外技術封鎖的局面,實現核級涂層材料的國產化,而且填補了國內“乏燃料屏蔽材料”的技術和產品空白,為“核電走出去”提供核級材料的自主知識產權保障。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試驗變壓器廠家 www.2008cx.com 揚州君昊電氣 轉載此文。- 上一篇:阿根廷核電合同有望帶動三百億裝備出口 2015/11/16
- 下一篇:三代核電技術主泵過審 為內陸核電開工打下基礎 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