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新能源產業合作推進會簽約123億元
鋰電新能源產業合作推進會簽約123億元
韓國三星、意大利菲亞特、德國杜塞爾多夫集團、中國華為等全球鋰電巨頭27日出席“亞洲鋰都”江西宜春舉辦的鋰電新能源產業合作推進會。現場共簽約25個項目,簽約金額達到123億元人民幣,涉及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鋰電子動力電池、新能源車等關鍵領域。
韓國三星、意大利菲亞特、德國杜塞爾多夫集團、中國華為等全球鋰電巨頭27日出席“亞洲鋰都”江西宜春舉辦的鋰電新能源產業合作推進會。現場共簽約25個項目,簽約金額達到123億元人民幣。
當日,第二屆中國(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暨江西(宜春)鋰電新能產業合作推進會在江西宜春召開。中科院、國家工信部、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清華大學、上海交大、日本九州大學等單位的院士、專家學者,以及來自美國、韓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鋰電企業代表共400余人出席。現場簽約項目涉及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鋰電子動力電池、新能源車等關鍵領域。
鋰是自然界最輕的金屬元素,被譽為“工業味精”。鋰電池是一種新型能源儲備方式,具有大容量、高功率、溫度性能好、電壓高、貯存時間長等特點,在汽車、信息產業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長趙金生在大會上稱,近年來,中國鋰電池產業發展迅速,產值由原來的數百億元到如今的超過千億元,成為新一代智能手機、各種電動車輛、風能、太陽能儲能系統等諸多重大應用領域的主力電源之一。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動力鋰電池的需求已延伸到上游鋰礦資源、正極、負極、隔膜與電解液等相關材料產業。
據介紹,宜春現已探明可利用氧化鋰儲量約260萬噸,占全國的1/2、世界的1/5。該市現已基本形成從鋰礦原料到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完整產業鏈,已籌建掛牌碳酸鋰研究中心等12個研究中心,建立了兩個鋰電新能源院士工作站。
宜春市長蔣斌稱,該市擬打造亞洲最大的碳酸鋰生產基地,建成中國最大的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生產基地;以鋰電汽車為目標,到2020年,建成35萬輛以上大、中、小鋰電汽車生產基地;建立國內或國際一流的產品與技術研發、測試中心,從而形成亞洲最大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具有領先技術的鋰電產品綜合生產加工基地,構筑比較完整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
活動期間,還將舉辦一系列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探討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從前瞻性、戰略性的高度剖析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和方向。
原標題:全球鋰電巨頭聚焦“亞洲鋰都”江西宜春 現場簽約123億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路程 電纜故障測試儀廠家 www.2008cx.com 揚州君昊電氣 轉載此文。- 上一篇:南方電網西電東送電量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 2015/11/29
- 下一篇:燃煤供暖爭議四起 算算煤改氣改電供暖的三本賬 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