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哈密能源公司:12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成長記
國家電投哈密能源公司:12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成長記
7月6日,隨著三塘湖第四(東豪)風電場首臺風機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哈密能源公司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20萬千瓦,成為國家電投集團6個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之一。
該公司成立以來,樹立敢為人先的發展觀念,緊緊抓住哈密豐富的能源資源和特殊的區位優勢,以建設“疆電東送”大型煤電及清潔能源基地為目標,“廣泛布點拓展,自主開發為主,合作開發為輔”工作思路,堅持面向市場,用活用足政策,著力推動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目前,該公司注冊資本金14.14億元,比成立時增長了28倍,資產總額78.89億元;擁有全資、控股子公司9個;項目分布哈密地區一市兩縣、兵團十三師團場,并拓展到疆外寧夏。目前,除新能源項目外,權屬煤炭資源量6.6億噸,2個煤電一體化項目積極推進,形成了投產、建設、儲備梯次發展態勢。
面對繁重的建設任務,該公司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抓住影響并網發電的關鍵環節,以超常規的措施,集中力量攻克難點,通過6年多大規模工程建設,現已投產的20個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達到120萬千瓦。特別是面對2015年年底風電搶電價和2016年6月底光電搶電價的嚴峻形勢,該公司在建工程密集開工,其鋪開的點面之廣、投入的人員之眾、遇到的困難之多、破解的難題之多、取得的成效之大,在該公司發展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2015年在建項目實現“七連投”,創造了“哈密能源速度”,至此也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個成為新疆能源化工新能源超百萬千瓦裝機的單位;第一個光伏發電破冰項目哈密石城子一期(特許權)光伏電站率先開工建成投產;紅星二場二期(宣力)光伏電站并網發電,成為哈密地區電網總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的標志性工程;第一個走出新疆并在寧夏小羅山建設的9.9萬千瓦風電項目;新能源遠程集控中心也成為第一個新疆能源化工遠程監控運行的示范點。
自2012年石城子一期(特許權)光伏投產以來,該公司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下大氣力強化營銷工作,各場站精心調整AGC輸出,全力爭取電量空間,實現營銷最大化。截至2016年6月,除特許權光伏電站第一個經營年政策性虧損630萬元外,已累計完成發電量18.5億千瓦時,實現利潤23057萬元。2014年4月投產的三塘湖第一風電場創造了集團公司同類機組對標利潤率最高的電站紀錄。今年新能源場站創造了單日發電量721.07萬千瓦時、單月發電量1.44億千瓦時的最新紀錄。
該公司充分發揮主體責任,健全完善黨工團青組織和發揮作用,積極探索并創造性實施場(站)長片區負責與遠程集控的“雙軌運行”,著力在現場實操中培養鍛煉干部員工。加大設備巡檢頻次、技改和對標管理,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投入率,今年累計利用小時相對值在哈密區域五大發電公司中光伏排名第一,風電排名第二。形成涵蓋各個層面的管理制度143部和安健環管理標準52部。突出了以業績貢獻為導向的全員績效考核,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獎懲機制。截至7月7日實現安全生產1674天。
在加快發展創造效益的同時,該公司始終推進以爭先創優和“和文化”為引領的和諧企業建設,努力改善工作生活環境,營造愉快工作、快樂生活的氛圍,企業發展的活力得到明顯增強,也生動闡釋了“艱苦奮斗,攻堅擔當,勇于超越”奮斗者精神,取得了哈密地區2013年、2014年“文明單位”、“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2013至2014年度集團公司“文明單位”榮譽稱號,獲得了2015年度集團公司“先進集體”、新疆能源化工“先進基層黨委”,自2013年連續四年被評為“先進集體”。在新疆能源化工籃球比賽中榮獲第一名、乒乓球比賽女團第一名的好成績。
“十三五”期間,該公司將全面從大建設向大經營轉變,從規模型向效益型轉變,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通過“強基增效”轉型發展這個載體,全面打牢發展之基、生產之基、管理之基、團隊之基,以規模效應,續寫更加輝煌的新篇章,為新疆能源化工“十三五”末實現“兩個500萬”和“兩個前十名”的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風電技術 串聯諧振廠家 www.2008cx.com 揚州君昊電氣 轉載此文。- 上一篇:走向2030:中國可再生能源路線圖 2016/7/27
- 下一篇:五大發電集團競相處置無效資產 發電行業齊降負債率 2016/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