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五大發電“華山論劍”:裝機容量、運營狀況大比拼
【史上最全】五大發電“華山論劍”:裝機容量、運營狀況大比拼
2015年多種因素對電力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華能、國電、華電、中電、大唐五大發電集團作為電力行業的領頭羊受到了哪些影 響?面對挑戰他們又做出了哪些改變?我們今天就要用五大集團中的上市公司數據來詳細解讀各家運營狀況,預測發展趨勢。最全數據,最燒腦的解讀,一起來看五大電力“華山論劍”。
2015年注定是中國電力行業發展史中不平凡的一年,時隔13年中央再發電改紅頭文件,中國向聯合國遞交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多種因素對電力行業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在電力行業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作為助力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動機,其發展經營狀況折射出中國經濟的運行情況和電力行業的發展趨勢。而五大中的上市公司作為集團發展的先行軍,更是直接向投資者展現了各集團生產經營狀況和資本運作水平。
本文從五大發電集團上市公司發展經營、資本運作等多個層次全面客觀地對比了各家公司的經營水平。
一、五大發電上市公司大盤點

截止2015年,五大發電集團滬深兩市及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共32家,其中上交所14家、深交所9家、香港聯交所9家。按證監會行業分類識別,五大上公司主要分布于4個行業,主營業務為電力、熱力、燃氣生產和供應業的公司達24家。

在五大上市公司中,華電集團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共有5家A股、1家B股和2家H股上市公司,其中華電國際(600027.SH, 1071.HK)為A+H兩地上市,華電福新(0816.HK)為五大唯一一家在B股上市的公司。國電集團7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公司主營業務為制造業,其中龍源技術(300105.SZ)為五大上市公司中第一家登陸創業板的企業。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并后更名為國電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本文大部分數據源于2014財年,因此下文仍以中電投名稱進行對比。大唐集團旗下5家上市公司中有2家在香港上市,大唐發電(601991.SH,0991.HK)是中國電企最早登陸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公司。華能集團是國內第一個實現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發電公司,內蒙華電(600011.SH)1994年于上海證交所上市,是五大發電集團中最早上市的一家公司。
五大上市公司中實現A+H兩地上市為華能國際(600011.SH ,0902.HK)、華電國際(600027.SH, 1071.HK)、大唐發電(601991.SH,0991.HK)三家公司,根據最新滬港通標的名單,五大上市公司共有16家被列為滬港通交易標的,占五大上市公司總數的50%。

雖然華能集團旗下僅有五家上市公司,但因華能國際控股容量超7000萬千瓦且為3地上市公司,其總體市值達2549億元(2015年7月3日市值,含美國ADR市值)遠超其他集團上市公司。國電、華電、大唐上市公司控股容量相差不大,但國電電力(600795.SH)因總股本數量最大導致其市值高于其他集團上市公司。
來源:無所不能 作者:ripcity 揚州君昊電氣 www.2008cx.com 轉載此文。
- 上一篇:光伏業現輕資產金融化操盤 能否成為企業效仿模板? 2015/8/4
- 下一篇:阿特拉斯火電廠項目再續中土兩國“絲路情結” 20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