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改時代煤企適者生存 期現結合成“生存之道”
近期,《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出臺,標志著新一輪電改大幕開啟。隨著煤電產業鏈進一步市場化,以及煤炭供過于求的現實壓力不斷加劇,生存還是毀滅的選擇問題,容不下企業哪怕短暫的猶豫。
然而,在動力煤價格一路下滑的2014年,仍有一些煤炭企業和貿易商實現了大幅盈利,甚至借機成為行業領跑者。到底是什么樣的咒語,讓他們喚醒了煤炭業的“阿拉丁神燈”?
電改“再出發” 煤企“適者生存”
“如果能夠有充足的發電,我們國家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在非洲國家尼日利亞,一位即將參與大選投票的選民如此設想國家發展前景。
作為一種基礎性產品,電力對于社會發展至關重要。例如,印度等新興經濟體長期遭受缺電困擾,即便在西方發達國家,大規模停電事故也并不鮮見。
“人均裝機容量從不足300瓦,達到目前的1千瓦。”這是200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以來,我國電力工業在十三年改革歷程中實現的歷史性飛躍。現在,我國人均突破4000千瓦時的年用電量,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發電規模和電網規模均列世界第一。
然而,交易機制缺失、市場化定價機制尚未完全形成等問題,成為電力體制改革深水區中的重要困難。近日,《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新一輪電改大幕開啟。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電力體制改革“再出發”,煤電產業鏈將由“市場煤、計劃電”逐步轉向更高程度市場化。電力市場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無疑將傳導到上游煤企。
“電力體制改革后,電價一旦下調,電力企業主觀上會希望把部分成本轉嫁給煤炭企業,從而壓制煤價。這樣就給本來就不景氣的煤炭行業雪上加霜,煤炭價格將進一步承壓。”銀河期貨動力煤研究員韓朝賓表示,目前煤炭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今年春節以來煤炭價格又大幅下滑,山西、內蒙等地部分煤礦一直在虧損狀態下生產。南方地區火電需求疲軟,北方供暖季逐步結束,整個煤炭行業已經面臨價格下行的壓力。
一場產業鏈“適者生存”之戰呼之欲出。業內人士指出,煤炭行業競爭十分激烈,為爭奪市場份額,大型煤炭企業聯合保價于近日土崩瓦解,當前多家大型煤企都加入一場遠超以往的價格戰中。在煤企通過降價手段對上游過剩產能進行壓縮的過程中,部分貿易商和中小煤礦可能被迫轉型。未來動力煤的產業鏈上具備優勢和特色達到大集團,將進一步獲得經營主動權,強者恒強。期現結合成“生存之道”。
重壓之下,如何突圍?這是擺在煤炭企業和貿易商面前的難題。此時,期貨工具成為部分煤炭企業手中的利器。
“今年年初,動力煤期貨1501合約共計交割105萬噸,創中國期貨市場單合約最大交割量記錄,期貨工具在動力煤貿易當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動力煤市場的貿易生態可能隨之悄然改變。”期貨市場資深人士指出。
在動力煤市場,實現了“定量定價協議+期貨套期保值+穩定購銷渠道”多重效果的“錦盈模式”,正是一個具有較強典型性的期現結合方式。
例如,2014年春,江蘇新海發電公司與江蘇錦盈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盈資本”)一起制定動力煤1405合約的保值方案,并于3月至4月間分批次向錦盈資本下達期貨套保指令累計達10萬噸動力煤。
臨近交割月5月,錦盈資本通過對期貨和現貨端的分析比較后發現,4月底動力煤現貨價格由于受到經濟環境低迷、工業活動衰減的影響出現滯銷現象,市場開始有降價兌現現象出現,而期貨價格則維持在530/噸左右,電廠的買入保值頭寸出現賬面盈利。錦盈資本同電廠即時商議,決定臨近交割月時用邊比較邊平倉的方法了結期貨頭寸,在現貨市場日益轉弱的形勢下,逐次降低現貨交割數量。
除了利用動力煤期貨進行保值,錦盈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壯麗表示,2014年四季度,公司還參與動力煤掉期和期貨市場的保值。
不僅煤電企業,對于煤炭產業鏈上的貿易商而言,期貨同樣是一把“魔杖”。
例如,2014年2月初,瑞茂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茂通公司”)尚有40萬噸進口煤現貨庫存,預期銷售時間是3月份以后,同時已經實現了印尼煤的進口訂單50萬噸,預計銷售時間是4月份以后。由于擔心未來價格下跌,瑞茂通公司針對該部分進行保值,選擇以動力煤1409合約作為操作的主要對象,先后共建立2000手空頭頭寸。
隨著2014年2月末神華降價消息的傳出,套保頭寸開始大幅盈利,瑞茂通認為期貨的盈利已經能夠彌補現貨銷售方面虧損的時候,便決定提前將套保的空頭頭寸了結,在期貨上形成1100萬元左右的利潤,同時在現貨市場上抓緊銷售,實現兩個市場的對沖。通過這一操作,除去資金利息和檢驗費后公司仍舊有10元/噸的收益。
“從2014年年初起,動力煤價格上漲的時間不超過2個月,下跌的時間超過5個月,剩余3個月基本維持震蕩格局。作為煤炭貿易企業的瑞茂通,如果還按照傳統思路經營,即使規模沒有擴大,虧損也是必然的。正是有了期貨交易這一可以讓公司規避風險的平臺,并在判斷后期煤價下跌概率很大的情況下,果斷地利用了這個在國際市場已經很成熟、國內煤炭相關企業鮮有使用的金融工具。”瑞茂通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前做好衍生品市場“功課”
展望動力煤市場期現結合的前景,業內人士提出三點發展建議。首先,諸如“錦盈模式”等期現結合方式,未來可以進一步拓展到點價服務,以期貨收盤價或盤面價加上約定的基差作為履約價格,以完成現貨的轉讓。其次,電廠可以通過期貨市場建立虛擬庫存,形成一個節省資金成本和庫存成本的優質庫存調節系統,以應對由于電力需求存在高峰和低谷現象給電廠的煤炭庫存帶來較大波動的問題。第三,風險管理子公司可以利用與信譽度高、實力雄厚的電力企業簽訂的購銷合同去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貸款,從而增加流動資金來源,滿足營運需求。
“動力煤產業客戶的服務應該以‘鏈條式’縱向開發為導向——當一個電力企業入市后,積極開發其上游供煤企業;當一個煤炭企業入市后,積極開發其下游購煤企業,甚至動力煤買賣雙方一起開發。”錦泰期貨董事長單寧表示。
其實,在期貨市場較為成熟的國家,利用期貨工具,開展基差定價等貿易方式已較為普遍。在這些市場中,現貨市場已形成一個完全套期保值的市場,包括生產者、貿易商、使用者在內的所有現貨市場參與者,都在期貨市場參與套期保值。通過轉賣基差,貿易商的主要風險轉變為對手信用風險,而不再直接承擔價格風險,利潤因此得到鎖定。
期貨市場作為一個杠桿較高的市場,企業參與其中,仍需要提前做好諸多“功課”。首先,需要對現貨行情有較為準確的判斷和把握。其次,對期貨市場相關的知識和交易規則要有深入了解。第三,不賭后期行情,嚴格控制風險敞口。
原標題:電改時代煤企適者生存 期現結合成“生存之道”
來源:國際能源網, 整理:揚州君昊電氣有限公司 www.2008cx.com
- 上一篇:新疆電網2015年首批發電權交易近40億千瓦時 2015/3/30
- 下一篇:君昊電纜故障測試儀-電力/同軸通信/市話電纜開路、短路專用工 201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