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能過剩地圖:這里的“僵尸企業”最多
中國產能過剩地圖:這里的“僵尸企業”最多
31個省區市中,哪些省份清理“僵尸企業”任務更艱巨?哪個行業面臨的出清壓力最大?
雖然僅有少數省份發布了對“僵尸企業”數量的摸底調查結果,難以繪制出一份相對完整的全“僵尸企業”地圖。不過,通過梳理公開數據發現,相比經濟發達省市,東北老工業基地、部分資源型省份“僵尸企業”數量雖然并不突出,但面臨的出清任務更為艱巨。
出清“僵尸企業”多被列入地方政府重點工作。除了一些“規定動作”,各地在清理產能過剩工作中也有立足本地的“自選動作”。
1.“富省”數量多壓力小
梳理發現,從目前公布摸底調查結果的幾個省市來看,如果將“特困”、“空殼”等企業都統一劃到“僵尸企業”的范圍內,經濟發達地區的數量總體要更多一些。
經濟總量排名前三的省市中,僅有山東目前公開了“僵尸企業”數據。據山東省經信委組織的摸底調查顯示,山東共有“僵尸企業”44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7家,國企9家。其中70%以上的企業分布在輕工、紡織、建材、機械、化工等行業,也有一些分布在煤炭、冶金、醫藥、電子等行業。
不過,按照該省經信委主任錢煥濤的說法,山東范圍內的“僵尸企業”實際數量要比這個上報數據更大。
在1月初召開的湖南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湖南省經信委表示,將盡快對各行各業的“僵尸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及時處理。2016年該省將淘汰1000家以上的產能過剩企業。這從側面反映出湖南“僵尸企業”數量應該不會低于千家。
據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介紹,經過初步統計,安徽省內鋼鐵、煤炭等亟須化解過剩產能的“特困”企業有104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中型以上的企業共126家。
遼寧省國資委的一份資料顯示,全省目前仍保留的國有“殼企業”為830戶,它們一無有效資產、二無生產經營活動、三無償債能力,只留下人員和債務包袱。
重慶市表示,今年將在國企領域采取果斷措施,清理退出鋼鐵、煤炭等行業“僵尸企業”、空殼公司等200戶。
“經濟大省的‘僵尸企業’數量應該是最多的,尤其是表現在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上。”工信部相關人士告訴瞭望智庫觀察員,“僵尸企業”的數量與經濟發展水平是有一定關系的,絕大多數“僵尸企業”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近年來經濟發展越好的地方,去產能的問題可能就越突出。
來源:瞭望智庫 作者:陳浩杰 賈景惠 串聯諧振廠家 www.2008cx.com 揚州君昊電氣 轉載此文。- 上一篇:總投資1.8億元 山西石樓20MW生物質氣化發電項目奠基開工 2016/2/29
- 下一篇:揚州君昊JHJB-6W六相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面板說明 20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