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再尋中國企業競爭力 綠能寶三界融合解決產業痛點
互聯網+再尋中國企業競爭力 綠能寶三界融合解決產業痛點
6月25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5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在北京舉行。2015年,中國經濟依然處在緩慢復蘇的過程中。在傳統的“三駕馬車”不再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足夠的動力時,中國未來發展的競爭力又在哪里呢?
在這個背景下,自年初以來國家陸續推出了“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一系列具有指向意義的政策。在此次以“新思考 新未來”為主題的峰會上,綠能寶董事長彭小峰作為企業創新引領者出席,和眾多商界領袖、知名專家學者就“互聯網+,從痛點開始”話題參與了圓桌會議,旨在凝聚智慧創造中國經濟的“新思想,新未來”。并且,由彭小峰創辦的綠能寶還在大會上榮獲最佳互聯網金融創新獎。
從“互聯網+”再尋中國企業競爭力
就在此次峰會召開之際,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作為2015年初政府出臺《中國制造2025》專項行動計劃的重要落實舉措,標志著制造業依然在中國的未來競爭力版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對于已經站在未來制造業風口上的中國企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經營報社社長金碚表示,這釋放了一個信號:中國制造業企業是在經歷一個從2.0到3.0,從3.0到4.0并行升級的階段。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企業要順利地實現轉型,關鍵還是要擺脫以往“向上看”政策的依賴慣性,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市場和用戶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副院長李揚則表示,實體企業的創新和轉型,除了看市場需求之外,還需要金融體系的創新和改革來保障,不能讓國有銀行為核心、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與創新主體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融資需求之間的不協調持續下去。在“新常態”下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放在促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上,以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來自“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倡議則正在企業和個人中掀起新的發展熱潮。此次峰會上,彭小峰分享了自己創辦能源互聯網金融平臺——綠能寶的創業經驗。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彭小峰表示,能源互聯網將對未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其表示,過去的能源產業是計劃型的,而未來可能將打破這一局面。“未來的趨勢將是,電網是補充電源,只有在家中的電量不夠時,才會選用電網的電源;而電網規模也將從全國縮小到一個鎮或者一個區域,每個鎮或者區域相互連接,自產自用電,多余的可以買賣。”彭小峰表示,這是能源互聯網給予未來人們的新興生活方式。
綠能寶解決新能源融資痛點
2015年世界經濟在探尋新的轉型方式,而今年也是中國加入WTO[微博]的第15個年頭,在這15年期間,中國進行了經濟結構的調整,逐步與世界接軌,以全新的定位與姿態,改寫著在全球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在新的歷史際遇之下,中國的經濟戰略升級、資本輸出、深度合作必將為亞太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帶來變革,未來的發展戰略必將迎來新格局。
而作為“互聯網+新能源”代表,綠能寶從上線開始便受人關注,這是由于其布局的產品屬于新型融資租賃產品,需要打造全新的“能源+互聯網+金融”生態鏈,這在國內外都屬于第一次。
彭小峰表示,推出互聯網+綠能寶是順勢而為。互聯網方面的投資一直希望利用互聯網和新能源做些事情,“互聯網和新能源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一方面不像傳統行業有空間占有的概念,而且互聯網和系能源應用也是無限的,利用很小部分,就夠人類使用了,從這兩點來說新能源和互聯網的利用也可以共同。
而新能源、互聯網和金融融合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解決分布式發電過程中融資難的問題,彭小峰解釋道,特別是很多中小企業建設太陽能分布式電站資金難的問題;而另一方面,綠能寶通過“新能源+金融+融資租賃”創新模式,將光伏電站建設的融資需求與民眾的投資需求相結合,不僅國家完成了分布式電站建設的指標,企業節省了電費,也可以為自身獲得三方收益。
對于制造業出身的彭小峰,如何經營好橫跨三界的綠能寶,受人關注。 “就像太極,將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一樣,最重要的是,綠能寶要聚集不同的專業力量,實現共同的目標。”彭小峰談到,金融講究嚴謹有秩序,互聯網講究創新,而能源還要考慮安全和其他。但是三個行業的融合其實不是靠改變,而是靠分工協作。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郭夢儀 揚州君昊電氣 www.2008cx.com 轉載此文。
- 上一篇:“中國制造”呼喚產業互聯網 2015/6/29
- 下一篇:國網“一把手”劉振亞赴美密集推能源互聯網 20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