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王東生:強迫式的新能源異地投資讓車企痛苦
江淮王東生:強迫式的新能源異地投資讓車企痛苦
中國普遍存在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地方保護政策會扭曲汽車企業之間的銷售排名嗎?江淮汽車高管給出了肯定答案。在9月10日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月度信息發布會上,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東生表示,目前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先者——北汽新能源的領先地位就得益于北京市對它的保護,而北京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江淮汽車發布的最新產銷快報顯示,8月份,江淮汽車的銷量為4.3萬輛,環比增長10.4%,同比增長68.71%,1-8月累計銷量為37.50萬輛,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6.99%;實現營業收入305.43億元,同比增長15.89%。在新能源汽車方面,8月份,江淮銷售純電動轎車1050輛,環比增長11%,1-8月累計銷量為4687輛。
相比汽車市場連續幾個月下滑的局面,江淮汽車雖然取得了增長,但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面臨很多困難和障礙。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王東生接受了《電動汽車時代網》的采訪,以下為采訪實錄:
《電動汽車時代網》:江淮的新能源汽車起步并不算晚,但銷量跟北汽、比亞迪等相比有較大差距,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差距?
王東生:江淮跟北汽最大的差距在于——江淮在合肥、北汽在北京,新能源汽車的地方保護是非常嚴重的,當然合肥也有地方保護,但是合肥的市場非常小,北京保護北汽,但是北京的市場非常大。同樣是保護,由于地域不同,最后產生的市場需求容量則完全不同。以北京為例,凡是需要政府批準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全部是北汽的;凡是不需要政府批準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基本都是江淮的。由此可見,銷量并不是由產品本身的性價比來決定的,還要看市場環境。
至于比亞迪也有類似的原因,所以說現在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并不能說明問題,國家什么時候徹底將地方保護放開了,在公平的環境下再看銷量才更有意義。公平競爭下市場才有活力和動力,如果受到不公平待遇,將會對市場造成很惡劣的打擊。
江淮要到北京發展就得在北京投資,所以江淮在北京注冊成立了一家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這樣我們在北京才能獲得地方補貼。不過這種強迫式的做法對于車企來說其實是很痛苦的。
《電動汽車時代網》:江淮純電動轎車今年1-8月累計銷量4687輛,距今年1萬輛的目標相距甚遠,導致銷量增長較慢的原因除了地方保護外,電池產能受限也是一大影響因素。在電池方面,除了比亞迪,國內很多車企都是采購第三方電池。那么江淮將如何解決電池產能受限的問題以提高整車產量呢?
王東生:江淮電動車的的電池主要是由天津力神提供的,他們也沒料到新能源汽車會爆發式增長,再加上我們對于電池的安全性等要求越來越苛刻,所以導致電池產能一直跟不上整車的生產需求,不過好在力神的電池產能正在穩步提升,屆時整車產量有望不斷上漲;另外,我們正在尋求新的電池合作渠道,目前正在做試驗,如果新的電池能達到我們的要求,那未來的新能源汽車電池供應商將會增加。
《電動汽車時代網》:在江淮公布的新能源技術發展戰略當中提到,到2020年江淮純電動車型的綜合續航里程將達到300公里,插電式混動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將達到80公里,但目前市場上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的已不在少數,5年后有可能更高。面對越來越多的競品,江淮如何提升新能源產品的性能以保持高性價?
王東生:首先,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不是單純的數字。續航里程是在車輛搭載一定重量電池的前提下所能擁有的實際續航能力,我們提到的300公里是在江淮的電動汽車電池數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提高電池的密度和能量,將續航里程從250公里提升到300公里,而不是通過增加電池的數量來提高續航里程。
比亞迪的新能源車續航里程之所以比江淮汽車的高,就是因為其裝載的電池多,電池多直接導致整車質量和成本上升。但比亞迪的客戶群跟江淮不同,江淮的新能源汽車是專為老百姓生產的,追求的是最優化的性價比,我們的要求就是電池不能太多、成本不能太高,但是續航里程要竟可能的遠,要實現這一目標很難,所以我們從中找了一個平衡點,即在同等電池數量的前提下將續航里程提高到250公里,這是我們認為老百姓作為城市代步工具的最佳選擇,今后江淮的純電動轎車將會把續航努力提升至300公里。
編者語:江淮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起步較早,自2001年至今,江淮已迭代研發出五代純電動轎車,第五代純電動轎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正向開發。目前,江淮已建成了電控、電池、電機、試驗驗證等領域三百余人的專業開發團隊,已經形成包括整車及系統集成、整車電控、電池成組、電池管理系統等多領域的正向研發能力。今年前8個月,江淮新能源轎車和客車累計銷量已達5200余輛,同比增長五倍以上。
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升溫,增速出乎大家的預料,越來越多的車企將未來的戰場移到了新能源汽車領域,江淮也不例外。近日,江淮公布了其新能源產品線規劃,未來將推出多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和純電動車型,涉及轎車、SUV、商用廂式車等多款車型。其中,微型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SUV兩款車將于明年上市,插電式混動SUV有望在2017年上市。
江淮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幾乎布局到了各個細分車型領域,大有全面開花的意思,不過王東生表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主要增長點還是在于商用車領域,新能源商用車要比乘用車更好突破。
來源:電動汽車時代 試驗變壓器廠家 www.2008cx.com 揚州君昊電氣 轉載此文。
- 上一篇:中國繼續領跑亞太可再生能源市場 2015/9/12
- 下一篇:國家林業局關于印發《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規范》和《使 201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