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爭鋒相對 騰訊阿里角逐布局“互聯網+”
前后端爭鋒相對 騰訊阿里角逐布局“互聯網+”
2015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提交了四份議案,表達了希望國家能夠重視“互聯網+”的作用,使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愿望。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定調,“互聯網+”作為經濟新常態下產業轉型方向,首度被列入國家頂層設計方案。兩會之后,全國各地很快掀起了“互聯網+”之風,各地政府也搭乘“互聯網+”快車乘風起舞、乘勢而上。
在互聯網新式革命下,誰率先正確使用“互聯網+”,誰就將能獲得彎道超車的跨越式創新能力。作為“互聯網+”戰略的呼吁者和先行者,騰訊公司率先發力。從今年3月底開始,騰訊已先后與河南、重慶、上海簽署“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在4月29日北京舉行的“互聯網+中國峰會”上, 騰訊“互聯網+智慧城市生態圈”一次性“圈”下長沙、無錫、大連等15個城市。6月17日,騰訊“殺”回自己的“主場”,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營造互聯網產業發展環境、推進“互聯網+”應用、建設智慧城市等方面展開緊密合作,至此,騰訊“互聯網+智慧城市生態圈”又多了一個重量級的合作伙伴。
想在“互聯網+”戰場圈地的不只有騰訊。阿里巴巴的“城市服務”戰略也在穩步推進,深圳等12個城市率先在4月上線。從政務、民生到云計算、投資孵化,在這場聯合各地政府展開的聲勢浩大的“互聯網+”之戰中,騰訊與阿里的角逐才剛剛開始。
實際上,無論是騰訊還是阿里,其與各地政府的合作在去年就已展開。2014年11月,騰訊微信推出的城市服務,將各地分散在各類政府公共賬號里的服務功能統一到“城市服務”的單一入口和平臺上。而阿里在智慧城市的布局則更高,在2014年2月,阿里50億元投資海南建“智慧城市”。比較兩家在“互聯網+”上的布局,都在前端的社交入口和后端的資源平臺上針鋒相對。在前端入口方面,騰訊的利器是微信和手機QQ,而阿里法寶除了支付寶錢包、手機淘寶,還拉來了微博。據雙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騰訊“微信城市服務”目前已在深圳等五個城市上線,覆蓋6000萬人,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100萬次。而阿里的“城市服務”目前也已覆蓋12個城市。
前端爭用戶,后端則要拼資源。“互聯網+”城市服務,不是簡單地把政務服務放在網上或手機上,而是深度地整合底層系統、數據與服務平臺及入口的整體解決方案。這樣的“互聯網+”更能給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的全方位改進帶來幫助。阿里云先后與海南、貴州、甘肅、新疆等12個省區市政府達成合作,在統一的云計算平臺上,政府還可以構建統一的政務數據平臺,把各個部門間割裂的數據統一起來,最大限度挖掘公共數據資源的價值,更加高效地配置資源。對騰訊來說,微信打通了城市入口,騰訊云則為地方政府搭建了一個調度中心,作為新加入的單元,騰訊開放平臺則負責全面打造眾創空間。
馬化騰表示,如果說,互聯網本身是一種技術工具、是一種傳輸管道,“互聯網+”就是一種能力。在今天,互聯網同樣正普遍、深入地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哪個領域哪個行業能率先正確運用互聯網,也就是率先實現了“互聯網+”,就能搶得這輪產業革命的先機。
對于國內市場而言,“互聯網+”的產業帶動效應不容小覷。從社會層面來看,“互聯網+”將助力政府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治理水平,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以及數據公開。從產業層面來看,“互聯網+”將帶動新型產業發展,整合社會資源,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從基礎設施層面來看,“互聯網+”將倒逼運營商網絡建設以及智能終端的生產與更新。
原標題:前后端爭鋒相對 騰訊阿里角逐布局“互聯網+”
來源:電纜網 揚州君昊電氣 www.2008cx.com 轉載此文。
- 上一篇:電力行業月報:需求增速企穩 電力改革加速推進 2015/7/2
- 下一篇:能源界的Uber模式:一場革命正在悄悄進行 2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