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力推電網混改 難掩新能源爭議不斷
南方電網力推電網混改 難掩新能源爭議不斷
偏居一隅的南方電網(下稱“南網”)悄然啟動“混改”大計——11月18日,有消息稱,南網混改方案已上報,未來或將在一些大的輸變電項目以及有實驗創新性質的供電區進行探索。
“有這個說法嗎?”南方電網一名內部人士向記者如是回應。不過,據該人士透露,近期全國第一個區域性、局部性的混合所有制電網將會由南方電網面世,本月底可能會啟動。
力推電網“混改”
相比國家電網,南網在改革方面異常低調,鮮有動作披露。
直到今年年初,才有消息稱南網將在銷售端推行混改,以引進市場競爭機制,配合電改。當時市場猜測南網可能會引進新的社會資本主體、成立新售電公司,但至今遲遲未見新動作。
而隨著央企改革大幕揭開,重組、混改戲碼已經在不同的國企之間輪番上演。在這股浪潮下,南網飽受市場詬病。特別是今年以來,南網有多名高管涉貪落馬,有業內人士稱,南網腐敗窩案頻發,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監管。
在今年7月下旬召開的南網半年工作座談會上,南網董事長、黨組書記趙建國明確表示要穩步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薪酬改革。對于南方電網而言,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時至歲末,南網的改革大戲在千呼萬喚中終于要揭開面紗。
“近期我們將有全國第一個電網混改項目面世”,南網一名內部人士表示,不出意外的話,上述混改電網在本月底就可以啟動。
另據了解,此次電網混改應該不會得到大規模推廣。上述南網人士強調,此次電網混改也只是“區域性、局部的。”
“這次改革是要動真格”,一位長期關注電力市場的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南網率先進行電網混改,可以說是對未來電網改革的一次積極探索,如果能順利推行的話,對電改也是利好。
亦有消息稱,此次南網混改將依托深圳供電局具體落實,該供電局是南網8家全資子公司之一,曾在率先進行的“深圳電改”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能源爭議
相比南網在改革方面的爭議,其在新能源領域的開疆布局所引發的質疑更是此起彼伏。
本報此前報道,南網主推的廣東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因引發白海豚死亡事故及前期環評等因素被迫擱置,項目何時恢復開建未定。據悉,該項目開發公司為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南網控股20%。
南網綜合能源公司(下稱“南網能源”)綜合部副主任王淵誠則向記者回應稱,上述海上風電項目目前還沒有核準動工,具體還得聽上級部門的批示,“因為是試驗性項目,實施起來比較慎重。”
對于白海豚死亡,南網能源另一名內部人士認為,不能將此原因單純的歸咎于上述海上風電項目。他解釋稱,南網海上風電項目距離白海豚保護圈相隔幾公里,并且項目并沒有開工。他稱,白海豚棲息地周邊還有港珠澳大橋,往來船只頻繁,“結果可能是綜合因素造成的。”
“這是省長工程,具體進程由廣東省政府相關部門推動,我們只是配合”,上述人士稱,該項目不是為了盈利,只是響應當地政府要求做的試驗性探索,項目擱淺后,投資規模和裝機量已經減半。
其實,不僅僅是風電項目,南網在光伏方面也頻遭質疑。
據南網官網報道,在2014年,南網能源先后在美的、格蘭仕等工業企業廠區投建分布式光伏項目。其中,格蘭仕項目總裝機容量6萬千瓦,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單廠分布式光伏項目,該項目總投資超5億元,預計年均發電量近6000萬千瓦時。
“南網具有天然的電網壟斷優勢,如果它進入發電領域,對發電企業很不公平”,有學者認為,南網開發新能源項目損害了其他發電企業利益,也與電改提倡的“放開兩頭,管住中間”、廠網分開等理念相違背。
對于類似質疑,王淵誠回應稱,南網新能源項目主要由南網能源具體實施,而南網能源的業務主要為節能和減排兩大塊,新能源占比較少。
“相比火電機組幾百萬的裝機量,分布式光伏項目不過是一個零頭”,王淵誠表示,這只是其他電源對電網的一個有益補充,談不上競爭。
“南網做的主要是分布式光伏,去年國家給分布式光伏的目標是8GW,實際完成不到2GW”,南網能源的另一位高管表示,南網并不指望光伏掙錢,“這么大的家業,搞這點新能源業務太小了,說白了就是履行社會責任。”他說。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吳可仲 試驗變壓器廠家 www.2008cx.com 轉載此文。
- 上一篇:煤炭的新選擇:自備電廠外包 2015/11/22
- 下一篇:風城油田高溫反滲透膜工程順利投產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