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戶直購電難以進行嗎?顯然是不可能
大用戶直購電難以進行嗎?顯然是不可能
專家認為,大用戶直購電是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突破口。但輸配電環節高度壟斷,獨立輸配電價沒有形成,輸配電價不由市場競爭決定,而仍由價格主管部門審批,直購電改革難以進行下去。這提醒我們,電價改革只在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和大用戶直購上兜圈子,不觸及“痛點”,顯然不行。
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是我國新一輪改革的重要議題。就電力體制改革而言,消費者期望打破行業壟斷,追求更便宜、經濟的電價;新興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顯性的競爭機制,破除上網難、價格優勢無從發揮的桎梏。
專家們認為,大用戶直購電是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突破口。于是,有權威研究機構提出建議,實行大用戶直購電,建立實時競爭發電市場,開展“競價上網”,形成以雙邊合同市場為主、實時競爭市場為輔的競爭性電力市場。但可輸配電環節高度壟斷,獨立輸配電價沒有形成,輸配電價不由市場競爭決定,而仍由價格主管部門審批,直購電改革難以進行下去。
這提醒我們,電價改革只在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和大用戶直購上兜圈子,不觸及“痛點”,顯然不行。
電改新方案“9號文” “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思路,尤其抓住了電力體制與電價改革的“痛點”,也是這次電力體制改革的著力點。
從理論上講,建立這樣的體制架構是可行的,其可帶來多方面效應:促使發電企業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增強競爭力,同時提高運行效率;促使電網企業改變傳統贏利模式,通過重新定位電網功能和電網收益機制更注重效率;允許各類資本進入售電領域和新增配電領域,將帶來新的潛在盈利機會;通過競爭機制的建立,激發電網企業降本增效,充分保障用戶的權益;電力用戶用電更加便利,工業和商業電力用戶擁有自主選擇權,增強市場中的議價能力;電力上網不再難,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得以釋放。一句話,可讓終端電價降下來,全社會電力供應更趨平穩,供求關系保持自動平衡。這樣的效應,無疑是全社會的期待。
而發達國家電力改革以“促進競爭、開放電網、靈活用電、提高效率”為方向,也以事實提示我們: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有利于更好發揮市場和政府的作用。
歐盟從1993年開始推動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其中開放競爭是統一市場建設的核心特征。1996年通過的《電力內部大市場指令》,要求各成員國對電力行業進行改革,使各成員國的國內電力市場在歐盟范圍開放了電網接入權,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重要作用,達到增加電源、降低電價的目標。
美國從1993年開始在系統開展“放松管制”(也稱為“機構重組”)的電力體制改革,核心內容是把傳統的“發-輸-配-用”統一管理的過程分開,將承擔一體化管理的地區壟斷型電力公司進行重組,電力公司放棄(出讓)發電廠,在發電、配電領域推行自由化;建立獨立的中心調度機構及電力交易市場,直接受聯邦能源委員會管制;電力公司主要管理變電系統和維護電網。盡管改革存在過分依賴市場和放松管制的弊病,造成了電力供應和安全方面的缺陷(比如引起加州電力危機),但顯現了良好的改革效應,有效提高了美國電力產業的運營效率,使得全美電力終端銷售價多年維持較低水平。
電力改革“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尤其是售電側放開,有望成為本輪改革的最大紅利。
但是,電力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經驗。中國的特殊國情,要求我們對電力改革的難度有清醒的認識。
其一,電力是基礎性產業,與國民經濟的關聯性十分密切,任何電改舉措都會牽扯利益相關各方,觸動公眾與關聯企業敏感的神經,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改革舉措若超出電力產業特殊性所容許的程度,甚至可能引發類似美國當年發生的加州電力危機。這是電力系統改革遲遲難以推進的重要原因,也必然成為此輪電力改革的制約因素。
其二,電力行業是一個資本密集、福利待遇好于上下游很多行業的傳統行業,這決定了這個行業從業者對變革有本能抗拒。電網公司又在電力輸配售領域經營已久,擁有廣泛的數據積累和客戶群體。從利益角度分析,售電收入占全部收入大頭的電網公司不可能輕易退出售電側市場。而作為電改綱領性文件的9 號文,又未強制性規定電網企業必須退出競爭性售電領域。這就使得新進入企業立足市場的難度可能會很大,售電側市場化改革的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其三,電力資源不能像煤炭、石油等資源品那樣大規模囤積,這使得售電企業必須依賴電網公司的輸配支持,以致可能在與電網公司的博弈中處于劣勢地位。而且,電網企業從利益最大化出發,也完全可能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向售電企業提供差別化的并網傳輸服務與價格,這也會破壞市場公平競爭。
然而,任何改革皆有利有弊,不可能等到條件充分具備才來進行。電力體制改革已不容拖延,售電側市場化改革的臨界點已經來臨。構建貼近13億電力用戶、涉及5萬億千瓦時用電量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綜合服務商,實現能源互聯網與四網合一(電網與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等有機融合)的前景可期。未來商業模式,將包括互聯網售電、售電平臺、電能服務、需求側管理、可再生能源交易、微網建設、分布式新能源、充電樁基礎設施、大數據分析、能源管理、能效管理等各個方面。這為能源企業的轉型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
6月25日,上能電力與湖北武漢、東湖開發區簽署售電服務及綜合電力服務戰略協議,開始組建華中售電交易平臺。目前,全國各地搶跑售電側改革的企業已過百家,還有更多的企業在觀望。
重慶市不甘落后,該市發改委近期已確定將兩江新區和長壽經濟開發區作為重慶市電力體制改革先行先試區域。
重慶能源集團高層順應時勢,正在深入研究電改政策,決定以能源有保障、人才有儲備、目標用戶明確、運營經驗豐富為立足點,積極籌劃先行先試,搶占改革的制高點,主動參與此輪電力改革。
電力體制與電價改革,有希望,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戰。
原標題:電改:希望與挑戰同在
來源:中國能源報 串聯諧振廠家 www.2008cx.com 揚州君昊電氣 轉載此文。
- 上一篇:新能源車產銷值再高也難掩飾里程焦慮 2015/9/3
- 下一篇:售電掀開電改新篇章 售電牌照值多少錢? 20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