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居全國之首 水電開發盯向“瀾上”
水能居全國之首 水電開發盯向“瀾上”
7月8日,瀾滄江上游(西藏段)梯級水電開發經濟性研究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行業領導和與會專家分別對瀾上梯級水電開發、遠距離輸送、電力消納中的社會成本、生態成本,以及電網管理與供電區域劃分等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西藏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水能資源“富礦”。如今,水電開發的焦點落在了瀾滄江上游……
為促進瀾滄江上游(以下簡稱“瀾上”)水能資源合理有效開發,推動藏區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7月8日,瀾滄江上游(西藏段)梯級水電開發經濟性研究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行業領導和與會專家分別對瀾上梯級水電開發、遠距離輸送、電力消納中的社會成本、生態成本,以及電網管理與供電區域劃分等話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基堯發言時開門見山。他認為,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發西藏水能資源,這不僅是推動實現西藏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瀾滄江上游水電作為藏電外送和西藏水電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具有代表性和先導性。加快開發瀾上水電資源,探索西藏水電資源開發中的技術、經濟、生態、社會等方面的問題,構建國家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對優化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變資源優勢為優勢資源,促進民生建設和藏區長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統籌西藏水電開發
數據顯示,我國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的川、滇、藏三省區,其中西藏位于全國首位,全區水利資源理論蘊藏量是2.1億千瓦,可開發資源量1.5億千瓦。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已建水電裝機122.7萬千瓦,占全區電力總裝機的65.7%,在建水電規模48萬千瓦,水電開發率僅為0.7,后期開發潛力巨大。記者了解到,西藏水能資源以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最為豐富,資源量大,是我國優質的遠景戰略資源。瀾上梯級水電規劃推進的方案為“一庫八級”,規劃布置八個電站,總裝機容量6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韓水在論壇上表示,目前我國水電開發重點已集中在川、滇、藏,后期轉移到西藏。西藏水電開發對于促進西部大開發、優化我國能源結構、調整電源布局、改善大氣污染環境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春江水暖鴨先知”。華能瀾滄江上游水電有限公司(簡稱“瀾上公司”)總經理周建說:“加速開發瀾上水電資源,在西藏水電開發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華能集團實施綠色發展計劃、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加強與西藏合作、促進西藏發展的戰略舉措。”
在韓水看來,藏區水電開發受藏區特殊生態、地域環境敏感、施工難度大等影響很大,特別是涉及少數民族移民政策和宗教保護,需要做深入的規劃研究和前期認證工作。他表示,近期中央領導批示,要求對川、藏,尤其是西藏水電的開發進行深入的研究,國家能源局黨組對此也做了總體的部署。
一是要加強規劃統籌。根據中央西藏工作會議有關要求,和西南水電開發戰略定位,結合國家能源“十三五”規劃以及電力新能源等“十三五”專項規劃的研究工作,統籌水電開發政策、能源平衡、電力消納和送出方案等規劃,確保供需平衡、合理有序,促進水利資源科學、高效開發利用。
二是要轉變開發理念。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項目競爭優勢,適應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的發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要針對藏區特殊情況,要堅持和諧開發理念,加強水源、生態等環評研究,特別注意保護耕地、宗教文化設施、自然生態保護區等敏感對象,研究完善移民政策,促進經濟與生態環境、民族、宗教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是要加強技術攻關。西藏水電開發對地質勘探、大壩施工、遠距離、大容量、高海拔輸電技術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各有關企業要依托重大工程建設,堅持自主創新,加強技術研發,提高項目經濟性,確保工程穩定運行。
電價是最敏感最關鍵問題
與會專家認為,瀾上水電開發面臨的問題很多,其中對水電工程的技術經濟分析和企業成本核算而言,電價是最敏感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本次高層論壇專家們提交的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主要是瀾滄江上游(西藏段)水電項目的開發政策、電量消納、價格形成機制、外送電電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水電規劃總院黨委書記彭程直言:“水電發展到今天,我們會面臨很多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西藏水電過來以后電價怎么樣’。我認為目前來說,可能是將來藏電外送排在第一位的問題,其他的問題都能夠通過一些辦法逐步地來解決,最大的問題是這個問題。”
對此,彭程詳細地闡述了水電規劃總院的研究思路。
主推“一流域一電價”政策。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將來電力市場形成之后,水電怎么去競價?不能夠一個電站、一個電站去競價,水電的特性必然是一個流域為單元或者說是一個流域里邊的一個組合為單元,每個電站為單元去競價是不可想象的,這個梯級優化調度是沒法實現的。同時,一個流域不可能是很多單元去競價,必然要實現‘一流域一電價’?!?
彭程表示,“另一方面,水電特性就是先期開發便宜、后期開發貴,從市場規律來說,不能讓前期電價充分去市場競價,讓它賺足了錢,而后期的電價沒法去做市場競爭。這里面就決定了必須要有一個流域電價,或者國家有另外的調劑資金、調劑基金。大家一談到基金可能就覺得不好辦了,實際上這就是水電的特性。”
彭程認為,從瀾滄江來說,完全有可能通過“一流域一電價”徹底解決瀾滄江全流域的開發問題。
針對電價問題,四川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馬光文教授也給出了具體建議。他說,對于西藏內需電源,現階段按以經營期電價為基礎的差別化電價形成機制來確定上網電價,遠期可分區、分類建立相應的標桿水電上網電價;對西藏外送電源,建議采用基于綠色清潔能源價值的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的水電上網形成機制。要考慮清潔能源的價值,同時要考慮市場的因素,也要考慮我們投資水電的開發企業有合理的回報,基本上揉在這樣一個機制當中來考慮。
把開發提到國家安全高度
“非常巧,在這個會議的前天我剛剛從西藏回來,第一次去了西藏,實地考察了一番。我想用一句話概括,不管是瀾滄江上游的水電還是雅魯藏布江的水電,‘應把西藏水電開發提高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直抒胸臆,“我覺得提振經濟、治理污染、保障國家安全的根本出路是發展以水電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
王亦楠表示,西藏的發展最好的、最現實的、最有力量的就是以瀾滄江、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為紐帶,實現水電和礦業聯合開發的模式,這既是西藏實現經濟、生態、電力全面跨越式發展的最現實、有力的抓手,同時也是國家整體層面上實現能源革命、建設生態文明等國家安全目標的重要基礎。
“做好西藏水電開發頂層政策設計,我覺得要綜合考慮幾個因素,國家的財政負擔能力、藏區的自我發展能力、企業經營的良性循環能力、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要從多種角度考慮政策組合拳的設計,特別是包括市場手段,還有政府宏觀的調控手段。”王亦楠說。
對此,馬光文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表示,為了提高西藏水電的市場競爭力,促進西藏水電開發和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國家政策支持。一是國家財政撥款政策。二是稅收的優惠,特別是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政策,能不能作為一個長期的稅費政策,不要到什么時候就結束了。三是電價補貼政策。當然電價補貼的來源是參照可再生能源的電價補貼。四是能不能像三峽基金一樣設立西藏水電開發基金,來解決西藏水電建設長期性的問題。與此同時,探索西藏水電在東部受電地區電力消納的強制性市場份額政策,積極推進西藏水電跨區域送點的二氧化碳配額及減排交易機制建設。
原標題:水能居全國之首 水電開發盯向“瀾上”
來源:中國改革報 作者:焦紅霞 張 宇 揚州君昊電氣 www.2008cx.com 轉載此文。
- 上一篇:關于對江蘇濱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2015/7/15
- 下一篇:四方股份:能源互聯網+電改+特高壓 2015/7/15